王国维夫人潘丽正 : 爱的供养

宣武哪里可以定制西装-宣武市场卖饰品的在哪里

我叫潘丽正,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名字,正如我这个人一样普通,如果说我这一生有过什么值得为人所称道的事的话,我想那就是爱情吧。我爱过一个人,他叫王国维,因为他,世人才记住了我。

我并不是静安(王国维的字)的原配妻子,我是他的续弦夫人。他的第一位夫人是我的一位远房亲戚,她姓莫,按照辈分,我应该叫她表姑,但我更习惯叫她莫姐姐。

静安二十岁那年,一心想去日本留学,家翁乃誉公坚决不允,非要他先成家立业不可,静安拗不过,只得暂时放弃留学的念头,遵从父命,与早已订过亲的莫家**成了婚。

王家与莫家是世交,静安幼时即聪慧过人,少年时闻名乡里,号称“海宁四才子”之一。我亦是听闻过他的名气的,当时我还是个年幼无知的小丫头,只是听人家说表姑父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我那时还羡慕表姑运气好,嚷着我以后也要嫁个才子。

静安与莫姐姐的感情很好,他们共同生活了十年,虽聚少离多,但情深意浓。

1907年夏,莫姐姐因难产而丧命,远在北京的静安闻此噩耗悲痛欲绝,他对莫姐姐情深义重,念念不忘,为她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悼亡诗词。我为此曾吃过莫姐姐的醋,其实我很羡慕她,得到了静安最完整的爱,至于我自己,在他心里的位置,我不敢想。

莫姐姐身后留下三个儿子,最大的潜明也才九岁, 高明五岁、最小的贞明还不满三岁,静安没有管过家,身临此境,难免手足无措,只得将孩子留给他的继母叶太夫人抚养。不料过了几个月,叶太夫人又突然病逝了,三个孩子无人照料,家中事务无人料理,亲友们纷纷劝静安续娶一位夫人,静安思虑再三,终于点头同意。

那一年,我二十二岁,尚待字闺中,莫姐姐的母亲、我的表姑婆莫太夫人突然来到我家,来替静安提亲。当她问我是否愿意嫁给静安时,我有些错愕,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半晌过后,才反应过来,拼命地点了点头。我当时心里想着,他是才子,哪个女人不想嫁给才子呢?

对于莫太夫人,我感激涕零,是她把我送到了静安的身边,如果没有她,我不会有幸拥有与静安的好时光。所以此后多年,我未敢忘过老夫人的恩情,每个月,我都会按时给她送去生活用度。后来我们搬到了上海居住,我也常常惦记着老夫人,每当知道有同乡之人回老家时,我就托人家带一些山楂糕、粽子糖和香菇等物给老夫人,她老人家爱吃那些。老夫人去世后,我亲自回乡奔丧,代替莫姐姐尽了最后一份孝道。

在一场简单的婚礼过后,我的表姑父成了我的夫君。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情就是上天的安排,比如我跟他,谁又能说不是命中注定呢?

在结婚之前,我从未见到过静安,我曾经在脑海中无数次想象过他的样子,但当我真正见到他后,我才惊觉,他并非我幻想的那样。他与风流倜傥的公子模样完全不沾边,他身材瘦小,不修边幅,还留着前清的长辫子,总是不苟言笑,看起来严肃而难以接近,但我很快就发现,他其实是那种外冷内热的人。内心有一团热火,他的力量与精神皆在其中。

我跟随静安北上京城,住在宣武门的新帘子胡同,安顿下一家老小,静安专心学问钻研,我全力料理家事,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步入了正轨。

静安高度近视,戴着一副圆框眼镜,透过厚厚的玻璃片,我看到了一双温柔的眼睛,真是奇怪,他看起来很平常,却让人觉得他浑身充满了魔力,不由地就被他所吸引。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他身上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力量,没有见过他的人不会懂。

我的父亲曾中过前清的秀才,因无意仕宦做官,而居于乡间读书授业,我幼承庭训,倒也能识文断字,但与静安在一起,我是说不上话的。他太过博学通达,他太过才气纵横,与他并肩而立,我的自卑感不请自来。我也曾恼恨自己不是才女,不能与他吟诗作对,不能陪他谈天说地,但时间长了,反而也想通了,也罢,他做他的学问,我干我的家务,夫妻二人,不必全都当学者。

婚后我曾劝说过静安换下那身不合时宜的长袍马褂,但他不爱置办新衣裳,也不愿穿西装,我能做的就是尽力帮他把每件衣服都洗的干干净净。

清朝已经覆灭十多年了,但静安始终不肯剪掉他的辫子,每天早晨待他梳洗完毕后,我照例会替他梳头,为他辫好辫子。我也曾埋怨过他:“人家的辫子全都剪了,你留着做什么?”他回答说:“既然留了,又何必剪呢?”当时我不懂他的话中之意,后来回想起来,颇为后悔,作为妻子,却不懂他,我很惭愧。

嫁到王家后,我立即承担起了照顾继子和静安的重任,二十二岁的我当了三个孩子的继母,也不知道我哪里来的勇气,没有胆怯,没有退缩,反而越战越勇,家里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温馨。

1913年,我在日本生下女儿东明,静安很高兴,他常常逗着女儿玩,我第一次见到他这么开心。

我与静安生了八个孩子,三个儿子,五个女儿,有两个女儿夭折。家中一共九个孩子,皆赖我一人照顾,静安是不会照顾人的,因为他也需要照顾。我记得有一次,我牙疼得厉害,但孩子们又一个接一个地发起了高烧,我忙着照顾孩子,无暇顾及自己的牙疼,没想到一忙起来,连疼痛都忘记了,牙病遂不治而愈。

静安平生有三大嗜好,烟、甜食和书,缺一不可。

静安烟瘾极大,每每饭后,总是一支烟、一杯茶,再进书房工作。我听说吸烟会得肺病,因而曾多次规劝于他,但并无成效,他依旧烟不离手。

静安喜欢吃甜食,于是我特地为他定制了一个朱红色的大柜子,摆放在卧室之中,每日擦拭一新,柜子最上面两层专门用来放置零食。静安每天午饭后会小憩片刻,然后抽根烟、喝杯茶,走进书房,过了一会儿,他就会跑到卧室的柜子里找零食吃,真是孩子气十足,令人忍俊不禁。

打开柜门,琳琅满目,仿佛一家小型糖果店,从胶切糖、小桃片、云片糕、酥糖等苏式茶点,到红枣、蜜枣、茯苓饼、核桃、松子等干果甜食,应有尽有,都是静安爱吃的。我每个月都会从清华园进城,专门为家中采购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零食,都是我精挑细选的,很合他的口味。

静安在饮食方面有些挑剔,不知道为什么,他不愿意吃佣人做的饭,于是我只好亲自下厨,为他洗手作羹汤。看着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才大舒一口气,抹去额头的汗,倒也不觉得累,心中油然而生起一股称职的家庭主妇的自豪感。

静安最大的嗜好便是书,他爱读书,也爱买书,家中书房,满满一屋子,全是他的藏书。他平时不好出游,最爱去逛琉璃厂,对古玩也只是看看,主要是买旧书古籍。如果在书店里看到了他想要的书,自然是非买不可的。所以我每次知道他要去逛琉璃厂时,都会事先替他准备好足够的钱。我还记得有一天,他兴冲冲地夹着一个包裹回到家,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本书,他如获至宝地对我说,他要的其实并不是这本书,只是夹在其中的一页旧书。

静安的书房并不整齐,到处都摆的是书,开始时,我看不过去,常动手帮他整理,但经常是刚整理完,便又乱了,如此一来,我也就任他去了。

静安每天在书房看书、著述,对于家务是从来都不闻不问的。他对于钱更是没有什么概念,在清华教书时,他只顾埋头上课,下了课就回家。每个月发薪水时,总是由我到学校为他代领。我曾抱怨过他身为一家之主,却总是不理家事,让我一个人管这么大一家子。他却说:我对你放心。听到这句话,我竟有些开心,能得到他的肯定与认同,倒也不负我此身操劳。

与静安的天性悲观相反,我是个乐天派,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所以家里显得有些吵闹。静安喜静,每当看到他进书房看书时,我就连忙把孩子们都赶到院子外面去玩,作为妻子,我有责任给他制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

如此一来,惹得孩子们常向我提意见,说我对静安比对他们都要好。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好像还真是这样,多年以来,我始终把静安放在第一位,他的事总是最重要的。我不信佛,但我信静安,他就是我的佛。

1926年,年仅27岁的潜明突然病逝,在八个孩子里,静安最疼的就是潜明了,听闻噩耗后,他匆匆赶到上海料理后事,却与亲家罗振玉因为媳妇孝纯的去留问题发生了矛盾,从笔墨官司到恶语相向,直至断绝来往。此事我也有错,是我不该与孝纯争执,以至婆媳失和,牵连到了静安。

潜明去世后,静安悲痛异常,郁郁寡欢,再加上与亲家决裂,心情坏到了极点。我很担心他,却又不知该怎么办,他其实没有别人想得那么坚强。

时间到了1927年,时局变幻,风云莫测,北伐军已经快打到了北京城外,静安更加心事重重,我看着他,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只恨自己不懂时事,不能替他分忧。一切为时已晚,实引以为终身之憾。

4月下旬,一向不爱出游的静安竟然意外地抽出时间,偕同我和孩子一起游览西山。我很诧异,但并没有多想,我当时就应该察觉出他的心思的,那时的他,已经有了自杀的念头。

6月2日,静安一如既往地早起,我照常为他梳理发辫,准备早餐,他神态安然,临出门上班时,他突然回头看了我一眼,但并没有说话。我后来才知道,那是他同我最后的诀别。

我在家中等了一天,始终不见静安下班回家,我有点心神不宁,连忙打电话到清华大学询问。直到晚上,我才收到清华的回复,他们说静安已于上午十一时自沉于颐和园的昆明湖,事发突然,我措手不及。

对于静安的选择,我并不怪他,不怪他抛弃我和孩子们,他心中有他的坚守与执着,我不能完全理解,但可以做到尊重。

静安走了,我也不想活了。在料理他的后事期间,我写好了遗书,打算不久即随他而去。女儿东明看到遗书后,拉着佣人苦苦劝说,我才打消了这个念头。也罢,就当是替他而活吧,为了我和他的孩子,我一个人在这世上再孤零零地多活几年吧。

静安离开后,家里的变化越来越大,我始终习惯不了。

静安的书房,变得很整齐,再也不需要我每日整理了,终于可以闲下来了,可我竟有些不开心。

打开卧室里的朱红柜子,空空如也,已经很久没有放过零食了,以后也不需要放了。

静安走后,没有人再固执地坚持要吃我做的饭了,时间一长,我的厨艺竟然退步了不少。

静安生前,我曾埋怨过他不解人意,夫妻多年,却不曾为我写过一字一句。直到整理他的遗物时,我才发现,他暗地里写过不少诗,上面清晰地写着我的名字。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

他的柔情,我懂得太晚了。

1928年,我带着孩子从北京搬回了海宁,静安的老家。

1949年,我随四子纪明迁往台湾,住在高雄。我常常一个人坐在山顶上,远远地望着大陆方向。纪明总说:太远了,看不见家的。我回答他:不,看得见,我看到你父亲就安静地坐在咱家院子里的那株枇杷树下,抱着一本旧书,跟从前一模一样。

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有的人来人间一趟,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去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北京哪里适合清明去玩

北京适合清明去玩的地方有以下几个:

1.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2017年10月10日宣布,自当日起,全网售票由试行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61年,经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颐和园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

3.八达岭古长城

八达岭长城座落于北京市延庆区境内,蜿蜒腾跃于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是万里长城千百座名关险隘中,历史最为悠久、文化最为丰富、建筑最为宏伟、景色最为壮观、名声最为远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它是万里长城的杰出代表,明代长城中最为精华的地段。今天的八达岭长城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旅游胜地。

4.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记载了北京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一二九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

请问中国的学校可以允许学生穿西装打领带吗

北京的情况我可以跟你说一下,16岁应该上高一吧,北京2环内比较好的高中基本上都有规定,要求穿学校的校服上课,有些不好看,有些我见过也是正装,不过是中山装样式的,毕竟是在中国嘛。我觉得既然回来了就还是要跟这边的环境相融合,即使你跟学校沟通了,也花了赞助费什么的,学校也同意了,但是就他一个人穿西装,别的同学会怎么看他呢?我觉得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以跟校方商议一个过度的方法,慢慢让孩子适应这边的环境,校服嘛,习惯了就好!上海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不过我基本的建议还是这样的!

补充:你的补充问题我看过了,有个观点我要帮你纠正一下,我觉得既然选择了回国内来读书,那么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快的适应国内的教育制度,社会背景和学习氛围等等,这样对培养他的适应和处事能力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另外对于学校,我觉得孩子父母的看法欠妥,可能是由于长期在国外不了解国内情况的原因吧,其实在国内,所谓的贵族学校更容易让孩子学坏,里面大都是有钱或有家庭背景硬的家里的孩子,很少有人会认真学习,拿大人的钱肆意的挥霍,更容易造成攀比之风,我觉得这样是把孩子推入火坑无疑。所以学校我建议还是选择正规的公立学校比较好,那里学习氛围浓厚,学生素质也比较高,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对他的将来非常有利,毕竟钱不是万能的!还有就是国内和台湾的大背景不一样,特别是在北京,如果你想让孩子像台湾学生那样,还是我上面说过的,肯定会影响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利于培养他处理关系的能力。在国内,南北地区之间都存在差距,更何况是从国外回来的呢?我还是觉得尽快适应这边学校的环境才是最好的方法。另外我打听了一下,北京这边大都是中式西装的校服,我也看了你发的照片,不是那样的,要严肃的多。上海可能有,具体情况我就不太了解了,见谅!关于费用,私立学校(所谓的贵族学校)不会在乎那些条件,只要付钱他们一般都会收,如果要进公立学校,各个学校的规定不一样,可能还学要多了解一下情况了,当然跑跑腿是在所难免的了!

2019北京冬博会地址在哪里+时间+亮点+预约指南

展会信息 冬博会亮点 2019冬博会展会参观指南 交通指南 其他信息

2019冬博会时间上已经确定了哟,小伙伴们,如果你对东博会感兴趣的话可以随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关于冬博会相关信息,毕竟冬天也快到了,大家也是比较期待冬天的活动的。

展会信息

时间:2019年10月17日至20日

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形式:主题论坛+展览展示+产业对接+专场活动

如何进行预登记

1.进入预登记页面,填写基本信息及调研问卷

2.注册成功后,即可收到预登记二维码、预登记确认短信

3.凭借回执确认页面可至展会现场免费换取入场证件

冬博会亮点

1、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2019年冬博会将邀请国际奥委会、国际冬季单项组织以及世界冰雪强国等重要嘉宾出席。专设国家展区,邀请冰雪强国作为冬博会主宾国合作伙伴。响应国家推进“”建设的号召,向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新西兰等相关国家发出邀请。面向全球的政府、协会、商会及冰雪企业,开展贯穿全年、形式多样的海外推介和项目对接活动;

2、助力冰雪产业创新。

本次博览会将设立冰雪孵化专区,加强国内外初创冰雪企业展示,举办冰雪创业争霸赛,助力优质冰雪项目落地,促进体育与科技融合,推动产业创新;

3、大众冰雪活动丰富。

将推出大众冰雪嘉年华活动,为观众提供真冰秀场、雪坡体验、冰壶体验、移动化极地冰雪体验、微型冰雪世界体验、虚拟视频等服务,打造夏末娱乐冰雪盛会,促进冬奥知识普及,加强民众冰雪运动体验,助力“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

2019冬博会展会参观指南

票证入场信息

即日起至10月16日,即开展前一天,所有观众可以进行扫描预登记,现场获取胸卡

1、展馆展览区序厅设置了观众注册区;

2、已提前进行预登记的观众,可在国家会议中心展览区序厅扫码免费获取胸卡入场。未做预登记的观众可以现场扫二维码在线注册后进场。

温馨提示:观众持普通门票不能进入国家会议中心会议区

交通指南

展馆位置交通图:

如何从“这些地方”到达展馆

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发:乘坐出租车,需时约45分钟。乘坐机场大巴4号线(每30分钟一班)至健翔桥站下,换乘出租车,需时约45分钟。乘坐机场快轨(每10分钟一班)至三元桥站下,换乘出租车,需时约40分钟。

火车:

(从北京南站出发乘坐出租车,需时约45分钟乘坐地铁 4 号线至宣武门站,换乘地铁 2 号线至鼓楼大街站,换乘地铁 8号线至奥林匹克公园站下(A、E出口),需时约40分钟。乘坐公交开阳桥南站乘特 14 路→宣武门外站→宣武门内站换乘特13 路→国家体育馆站。

(从北京火车站出发乘坐出租车,需时约40分钟。乘坐地铁2号线至雍和宫站下,换乘5号线至惠新西街南口站下,换乘10号线至北土城站下,再换乘8号线至奥林匹克公园站下(A、E出口),需时约40分钟。乘坐公交103路至沙滩路口西站下,换乘公交85路至国家体育馆站下,需时约50分钟。

(从北京西站出发乘坐出租车,需时约50分钟。乘坐公交83路至国家体育馆站下,需时约50分钟。

轨道交通:从市中心出发乘坐地铁10号线至北土城站下,换乘8号线至奥林匹克公园站下(A、E出口),或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下,需时约30分钟。友情提醒:建议非北京当地的展商选择地铁8号线、10号线、15号线沿边的酒店住宿。

北京地铁及站点示意图:

观众入口及公交线路图:

停车指南:

※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其他信息

现场服务

导览服务:为方便观众参观,我们在冬博会期间提供活动手册,观众可到咨询台免费领取活动手册。

温馨提示:

1、参观冬博会的观众众多,请家长照顾好小朋友;

2、如遇突发状况,请听从工作人员现场指挥;

3、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在现场找到志愿者,他们很乐意帮助您!

展会餐饮服务

1、馆内餐饮服务,可自行选择国会餐饮,用餐地点位于二层美食区

2、周边餐饮服务推荐,前往新奥购物中心就餐,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口味的各式需求,餐饮种类涵盖中式快餐、中式正餐、咖啡饮品、超市便利店、西餐快餐、清真餐饮。

天气预报

温馨提示:北京十月平均温度是8℃-19℃

白天平均19℃,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T恤衫、薄牛仔衫裤、休闲服、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夜间平均8℃,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北京十月为旱季,降水非常少,建议多补充水分。